2024年,我局在省市人社部门的精心指导,以及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紧扣人社工作重点认真履职、担当实干,推进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4年工作成效
1.聚力就业优先,居民就业保持稳定。依托80个县乡村“就业之家”积极服务群众就业、人才创业、企业用工,服务求职人员5万余人,为全县各类企业输送员工1.15万余人,有效保障了居民就业岗位需求和企业用工稳定。创建潋城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5亿元,扶持带动就业2.3万人;完成就业技能培训3300人,切实提高了劳动者的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拨付各类就业补助资金4082万元,惠及就业群体4万人,有效保障了脱贫劳动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稳定。
2.聚力兜底保障,社保覆盖面逐步扩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6.2万人、39.2万人、8.5万人,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各险种养老金待遇均足额按时发放到位。为7.5万名脱贫户代缴困难群体城乡居保费819万元。基金监管持续强化,通过强化人防、制防、技防、群防“四防”协同,持续筑牢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防控体系,织密扎牢社保基金安全网,骗保冒领养老金资金数额明显下降,全县社保基金未发生重大风险问题,守好了老百姓的“养老钱、保命钱”。
3.聚力劳务服务,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加大监察执法力度,坚持处置欠薪案件与打击恶意讨薪并重,全年处理劳动纠纷案件851件,为1688人追回工资2000万余元,全年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结案率100%。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指导企业规范劳动合同签订、履行和解除等行为,有效改善了企业用工劳务关系,切实保障企业主和劳动者共同合法权益。全年未发生因欠薪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极端事件,全县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
4.聚力选育管用,人才活力持续迸发。大力加强人才引进培育,人才队伍持续壮大,通过公开招聘、绿色通道等多渠道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23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33人;评审中高级职称579人,农民职称69人,选拔首届“兴国工匠”8名,入选第二届“赣州工匠”1人,5名优秀高技能人才入选赣州市高技能人才专家库,春赐福茶场茶叶制作项目荣获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金牌奖,大力充实了技能人才力量,在全社会营造了尊重技能,崇尚技能的浓厚范围,为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人才基础。完成事业单位工勤技能人员转岗、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272人。全面规范机关事业单位临聘人员管理,积极推进经开区管理体制改革,全面落实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福利政策。
二、工作特色亮点
一是“兴国表嫂”劳务品牌入选全国赣字号劳务品牌名录。二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省市给予充分肯定,且在相关工作会上做经验交流。三是与福田区合作建立“特区+老区”协作机制,在我县设立了“全省首个乡村振兴技能工作站”,打造高质量技能人才培养与交流合作平台,经验做法被省委改革办刊登推广。
三、2025年工作打算
1.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中夯实民生之本。一是依托80个县乡村“就业之家”,创新“线上数字驱动+线下专业运营”的复合模式积极构建“1+N”就业服务网络,着力促进和服务群众就业、人才创业、企业用工,为各类用工主体招工1万人以上。二是围绕“6313”行动,聚焦我县六大重点产业大力培训技术工人,切实缓解企业技术工人不足难题,全年完成各类技能培训5000人次。三是着眼增强就业创业孵化引领功能,将潋城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培育为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四是扩大“兴国表嫂”现有劳务品牌效应,大力培育质量好、服务优的“金牌月嫂”,助推“兴国表嫂”赣字号劳务品牌做大做强,走出兴国。五是重点关注外卖员、快递员和滴滴司机等新业态从业群体社保权益问题。
2.在服务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引育中增添发展之力。一是聚焦全县“6313”产业发展行动,及商贸、农业、林业等领域发展需求,力争引进专业对口的高层次人才20名。二是加大农业、林业、脐橙等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力度,积极兑现农民职称人才政策,激发乡土人才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能动性。三是指导园区企业做好“省双千、苏区之光、省双高”等各类人才项目,培育省级以上人才不少于5名,以优质人才助力企业发展。四是加大对技工学校的帮扶支持,瞄准牛仔、服装、电子信息发展规划,优化调整技工学校专业设置,开展“赣州工匠”推选,创建技能大师室,培育更多适应我县产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3.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筑牢和谐之基。一是充分发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作用,落实欠薪案件联合惩戒机制,强化劳务派遣和企业用工监管,积极防范欠薪案件发生。二是推动建设“五星级”仲裁院,实现仲裁办案及裁审高效衔接,提升仲裁工作质效,有力化解劳动者维权诉求。三是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围绕维护园区企业和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权益,着力打击各种非法讨薪行为,同时,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大力打击恶意欠薪行为。
2025年1月13日
信息来源:办公室
信息制作:陈操
审核校准:胡崇任
责任编辑:刘嘉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