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摸排,扎实推进政策落实。对全镇一级、二级重度残疾人及精神三级、智力三级残疾人逐户进行摸排研判,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相应救助范围,确保应保尽保,同时常态化开展信息比对,为符合条件的对象及时发放残疾人补贴。截至12月,全镇有554名残疾人享受社会救助待遇,其中480名残疾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有56人享受特困供养待遇,18户享受临时救助待遇。落实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856人。新办残疾证100人,48人享受燃油补贴,32名残疾学生、109名残疾子女享受教育资助。
二是强化服务,持续推进暖心服务。加强了村残协专职委员业务培训,对全镇730名一级、二级重度残疾人开展了大走访活动,详细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政策享受、家庭收入等情况,认真倾听他们当前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对家庭困难的104名重度残疾人重点落实“结对关爱”行动(每月服务走访不少于4次)。为12名听力残疾人免费适配助听器,为23名疑似残疾未办证残疾人实现办证零距离,将公认最困难的残疾人纳入节日走访慰问。并在全国助残日、全国爱眼日等组织相应助残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和有效举措为残疾人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三是强化增收,着力推进创业就业。通过开展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和致富带头人等各项培训,助推残疾人创业就业,有效增强残疾对象“造血”功能。截至目前,共培训156人次,有16人通过培训实现创业就业,其中对种植、养殖具有一定规模的11名残疾人,实行了残疾人创业就业扶持奖补政策。邀请浙江省临掌柜电商创业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无成本、无风险、无门槛”三无经营模式为残疾人经商创业增收。镇、村还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安排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19名。通过相关举措进一步激励更多残疾人多渠道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一大批残疾人生活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实现了自食其力的梦想,增强了残疾人的自信心。
四是强化信心,大力推进体育事业。通过摸排对有一定天赋和兴趣的残疾人进行登记和训练,激励残疾人,2024年在县第一届残疾人运动会上我镇代表队取得了4枚金牌(另有2个第五名)的优异成绩,并获优秀组织奖。2名残疾人通过康复训练及培训进入江西省残疾人文体中心,成为残疾人运动员。2名残疾人运动员分别获省残运会、马拉松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