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放水养鱼,提升财政收入潜力。一是2020年将切实发挥减税降费政策的影响,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实施减税降费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着力用政府收入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确保减税降费政策落地生根,实质性降低企业负担,坚决兑现对企业和社会的承诺,让企业和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二是筹集2000万元资金大力实施“主攻工业、三年翻番”行动,狠抓“两城两谷一带”(新能源汽车科技城、现代家居城、中国稀金谷、青峰药谷、赣粤电子信息产业带)等建设,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助力吸引社会资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激发民间投资潜力和创新活力。进一步积极发挥好小微信贷通、创业信贷通、财园信贷通等,帮助企业解决好融资难题。三是积极兑现好我县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企业进驻我县。四是紧抓京九电子信息产业带布局机遇,做大做强我县电子信息首位产业发展,既支持培育好汇晨电子、联纲电子、锐兴通讯等已在产运行企业,又支持好博睿思、昌明电子、欣朋创电子、汇聚通电子、林之音电子、满星科技等新进项目早日投产,进一步推动我县电子产业集聚规模,着力将兴国电子信息产业园打造成京九电子信息产业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提高我县财源建设内生动力。
二、强化征管,确保财税目标圆满完成。一是进一步强化财税库网络建设和财税库联席例会制度,实现信息相互沟通、数据相互交流、情况相互通报的协作机制,及时分析各种增、减收因素,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增收节支的合理化建议,确保应收尽收。二是加快推进财政票据和非税收入收缴电子一体化系统,强化财政票据管理和非税收入缴管风险,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为手段,加强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的管理。三是加强政府性基金管理,加强与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的配合,实现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市政配套费等政府性基金收入的及时入库。
三、主动作为,争取上级更多支持。研究分析国家出台的减税降费支持政策,紧抓《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政策延长的良好时机,积极主动“跑部进厅”,在交通基础设施、住房保障、脱贫攻坚、山水林田湖草、瑞兴于经济振兴试验区等方面争取更大支持;在产业布局、产业帮扶、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过渡期收入分成等方面争取更多倾斜;在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城投公司企业债发行上争取更大限额。着力缓解我县财政支出压力。
四、把握重点,提升财政资金效益。一是坚定不移执行好定期收回财政存量资金制度,及时收回盘活2年以上结转结余资金和1年以上的脱贫攻坚、债券结转结余资金及其他工程完工结余、审计结余等存量资金,加紧制定措施,盘活运转好国有住房、店面、公益性建筑等可生财力资产,提高其生财能力,加大土地资源收储盘活力度,积极对接实力强的房企参与土地市场交易。二是坚持用“小财政”办好“大民生”,区分轻重缓急,加大重点民生、重点领域、重大增支资金保障力度,优先保障“三保”,全力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六大攻坚战等重点工作,严格按照5%的比例压缩一般性支出。三是牢固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理念,积极推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加快建立预算资金绩效管理专门机构,大力引进培养预算绩效管理人才,提升预算绩效管理能力,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将资金绩效管理工作纳入部门专项述职、部门考核、干部考核范围,压实各部门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的主体责任,强化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意识,加快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着力实现“全过程、全领域、全方位”的绩效管理目标,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推动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实现财政资金效益最大化。
五、加强管控,优化政府性债务结构。积极争取政府新增债券,积极开展地方政府性隐性债务清理、稳妥处置存量、严控增量,进一步降低债务率,确保政府债务风险可控。稳步化解债务存量,落实好还本付息来源;综合采取剥离、减负、偿还、注资、整合等手段,稳妥加快城投公司转型进程;一是进一步理清政府债和企业债。按照“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融资平台公司不得新增政府债务”和“债务剥离、分类管理、分步实施”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债务关系,通过资产、资源和资金的盘活、整合和处置,有效利用三资,释放存量资产,提高经济效益。二是利用发行企业债的契机,从现行国有资产中筛选优质经营性资产,注入城投公司,壮大城投公司实力,转变融资平台公司经营理念,限期促进平台公司逐步从融资导向型向经营导向型转变,推动融资平台公司转型为市场化运作的国有企业。三是继续提升县城投公司的自我“造血功能”,撬动社会资本助推县域经济发展,反哺社会事业建设,按照现代企业管理要求,启动人事制度和薪酬制度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扩充经营范围,提高可持续融资、投资、建设能力,实现从融资平台向开发运营实体的根本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