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应急管理局 > 规划计划

【工作总结】兴国县2021年度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访问量:

202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应急管理系统尽职履责、奋勇担当,经住了各类大战大考的考验,各项工作齐头并进、亮点频出、成效明显。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防汛抗旱工作先后在省、市作典型发言,县森防指被评为20182020年度全省森林防灭火先进单位。2021年度应急管理工作在全市排名第二,二类县第一,全省应急管理考核被评为“优秀”等次。

一、2021年工作回顾

事故防范成效显著。打响三年行动“十大攻坚战”,管控风险3488处、整改隐患4797条,关闭2家非煤矿山企业(兴国兰星硅矿方太乡宝石矿区、兴国县兴泰石制工艺有限公司)84条攻坚任务全面完成。铁腕开展“打非治违”百日行动,检查企业3425家次,停产整顿212家。从严开展旺季烟花爆竹专项整治,检查烟花爆竹经营点214个,扣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8本,查处28起非法违法经营烟花爆竹行为,暂扣烟花爆竹700余箱。在重要敏感时期在全县开展了多次全覆盖的安全生产综合督查,有效传导了责任压力。2021年,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未发生工矿商贸领域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实现“双下降”

灾害防治有力有序。全面建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五级联防防汛抗旱体系,全县140个山洪灾害易发区和222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都建立了县、乡、村、组、户五级灾害防御责任制体系,落实了村组预警人员和群众监测员。提前做好危险区域人员1647人,成功应对26次降雨过程,抓住有利天气条件实施人工降雨作业26,确保了全县汛期没有死亡一人,没有垮塌一堤一坝。超常规开展野外火源管控,重新对全县600余处寺庙庵场、社公1300余名五类人员实行造册登记,指定相应的监护监管责任人,签订监护监管责任书,全年森林火灾起数同比下降34%,特别是进入重点防火期以来,全县未发生森林火灾,实现了重要节日和重要敏感时期“零火灾”。灾害风险普查试点工作创出“兴国经验”,工作做法获国家普查办通报推广。滨江社区被评为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实验小学被评为省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通过户报、村评、乡审等环节,统计出全县需冬春生活救助人数12251并将210万元冬春救助款全部发放到户,确保需救助人口有饭吃、有衣穿,温暖过冬。

应急能力显著提升。在全市率先举办了兴国县乡镇领导干部应急管理知识培训班,切实增强各乡镇领导干部应急管理业务工作能力。对全县304个行政村进行全覆盖火情热点监测,给森林装上了天眼将高压水泵等装备引入到森林防灭火工作中,探索森林火灾“以水灭火”的做法得到省、市推广。县专业森林消防大队现有人数达70人,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成立社富、永丰2个中队靠前驻防,乡镇半专业扑火队人数达到30人以上。组建了全县行政村(社区)安全员队伍,确定323名两委干部兼职安全员,每人每月补助200元并纳入财政预算。建成兴国县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成果系统,形成全县灾害一张图,为争取时间提前做好群众转移提供科技支撑。采购了应急救援物资,添置了冲锋舟、水上飞翼、发电机、橡皮艇、抽水机等防汛物资投资700余万元,率先在全市建成首个正式开播的城乡应急广播体系,物防根基不断夯实。

成绩固然可喜,问题客观存在。全县应急管理工作还有许多短板需要补齐,还有许多问题和困难亟待解决。一是安全形势稳中有忧。二是工作落实还不到位。三是基层基础仍然薄弱。四是能力作风不够踏实。

二、2022年应急管理重点工作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我县“做示范、勇争先”的关键之年,做好应急管理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兴国应急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聚焦“转作风、建机制、重成效、创示范”,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推动责任落实、风险识别、隐患整治、宣传培训、能力提升“五个全覆盖”,坚决根绝较大以上事故,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为建设“工业强、城乡美、百姓富、作风好”的模范兴国创造良好安全环境,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聚焦“转作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打造过硬应急管理干部队伍。

    应急管理部门是政治机关,应急管理工作是政治工作,必须旗帜鲜明把政治建设摆在第一位。一是打造模范政治机关。全力推动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四句话方针作为应急管理人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追求,教育引导全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自觉以事业为重、以奋斗为荣,将全县应急管理系统打造成特别讲政治、特别讲担当、特别讲奉献的模范机关。二是打造过硬实战部门。大兴“说了就干、干就干好”之风,在应急管理全系统营造坐不住、等不起、 慢不得、睡不着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以务实、扎实、踏实、求实的工作作风,实实在在谋工作、抓落实,把部署的工作一件一件抓在手上,以盯盯子的精神抓落实。三是全面从严管党治党。进一步细化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坚决堵住权力运行的“暗门”和“天窗”,确保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确保干部清正、 部门清廉、政治清明。

(二)聚焦“建机制”,全面构建“大安全、大减灾、大应急”工作格局,凝聚应急管理工作合力。

    主动适应新发展阶段、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着眼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牢固树立“大安全、大减灾、大应急”的理念,切实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对外,全面理顺“两委三部”运行机制。深化“1+14(一个安全生产委员会和14个专业委员会)”组织责任体系运行,充分发挥县安委会及各专业委员会议事协调作用,明确各专业委员会职责,建立安全监管职责清单。厘清应急、林业、水利等职能交叉部门职责边界,形成应急管理部门(“两委三部”办公室)牵头抓总,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的“大应急”工作格局。对内,在全局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内部沟通协调、信息共享、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形成各业务股室牵头,全局干部共同配合抓工作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聚焦“重成效”,全面推进“五个全覆盖”,助推应急管理工作整体提升。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一切从零开始,坚决祛除松劲、麻痹思想和骄傲自满情绪,全面推动“五个全覆盖”,以应急管理人的辛苦指数换取全县人民的幸福指数。一是推进责任落实全覆盖。制定《2022年度县级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清单》,明确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党委、政府日常工作。修订完善《兴国县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规定》,推动对各乡镇区开展安全生产专项巡查,理顺乡镇区和行政村(社区)的应急管理职责。综合运用监管执法、暗查暗访、联合惩戒、行刑衔接等办法,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履行法定义务。二是推进风险识别全覆盖。组织开展一次全行业、全领域、全链条、全方位的安全风险识别,按照“红、橙、黄、蓝”四个层次,确定风险等级,制定风险管控责任清单、风险管控措施清单、应急处置措施清单。三是推进隐患整治全覆盖。全面梳理总结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任务完成情况,制定《三年行动重点推进任务清单》。扎实开展危化品、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特种设备、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和重点企业大检查大整治,切实查风险、除隐患、防事故。从早从细从实从严做好2022年防汛安全工作,严格按照汛前防汛检查有关要求,逐级开展汛前检查。开展“平安春季”、野外违法用火整治等专项行动,推动各方力量切实抓好野外火源巡护、火险隐患排查治理。四是推进宣传教育全覆盖。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防灾减灾日”等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等技能知识和事故案例警示。全面加强从主要负责人到一线岗位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强化主要负责人“要安全”、安全管理人员“会安全”、从业人员“懂安全”的意识和责任。五是推进能力提升全覆盖。整合应急管理部门业务方面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职能,在现有安全生产执法队伍的基础上,组建县、乡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不断增强全县应急管理执法力量。

(四)聚焦“创示范”,全面创建“两项示范”,闯出应急管理工作新天地。

    破除“安于现状、固步自封”的观念,大胆闯、大胆试,全面创建“两项示范”,拉高标杆、奋起直追,力争应急管理工作走在全省、全市前列。一是全面开展乡镇半专业队伍能力提升示范创建。探索将乡镇环卫、城管等力量整合,成立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提高工资待遇,增强队伍的稳定性及实战能力。将永丰、社富、城岗、樟木等四个乡镇半专业队伍人数提升至50人以上,实行区域联防联控。对乡镇破旧的运兵车进行更换。参照省、市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大比武、大练兵模式,开展乡镇半专业队大比武、大练兵,提升实战能力。二是全面开展乡镇应急管理站示范创建。充分借鉴萍乡、吉安、万载等地设立应急管理所(办)做法,探索在乡镇明确由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承担应急管理工作,承担安全生产、森林防灭火、水旱灾害防治等相关职责及“两委三部”日常工作,接受乡镇和应急管理部门双重管理,确保乡镇应急管理工作有专门的机构抓、专门的人员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