埠头乡乡情简介
埠头乡东邻潋江镇、经济开发区,南连社富乡、杰村乡,西界龙口镇、永丰镇,北靠高兴镇,属丘陵地带,气候温湿宜人。京九铁路、兴赣高速、319国道、238国道贯穿全境,交通四通八达,形成了“五分钟出村、十分钟进城、一刻钟出县”的快速便捷交通网。全乡辖14个行政村、215个村民小组、12945户农户、45801人。国土面积92平方公里,农业用地面积8.49万亩,其中耕地2.38万亩、林地6.11万亩。全境森林覆盖率超过40%,全乡生态公益林面积33635亩,其中国家公益林22630亩,省级公益林11275亩。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钨、萤石、瓷土、花岗岩等矿产资源10余种。
1.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埠头乡古名“儒林乡”“力行乡”,自古就是才子之乡,文风荟萃、人才辈出。先后涌现了宋代“一门七进士”的李氏家族、民国时期的草坪王氏一族等。埠头是兴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开端地,著名的“羊山会议”是兴国党组织从遭受挫折到恢复发展的转折点。埠头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之一,1934年10月18日,红五军团13师离开玉口出发长征。埠头是苏区模范乡,苏区时期,全乡有1.5万余村民,参军参战的青壮年有5200多人,有名有姓的烈士有936人。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涌现了钟国楚、黄文明、钟生溢、王屏等4位共和国开国将军。
2.交通便捷,区位优越。埠头乡古称“大马埠”,城区拓展前,距县城8里,又名“八里街”,曾是兴国到赣州的水路第一站,自古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如今埠头是兴国县城的南大门、货物运输的集散地,乡政府驻地距县城仅2.5公里,京九铁路、昌赣高铁、兴泉铁路、兴赣高速、319国道、238国道贯穿全境,随着瑞兴于快速交通走廊、赣闽国际陆港等项目建成,埠头将全面融入“四纵三横”交通路网格局,交通优势、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3.乡风淳朴,文明和谐。埠头乡素有家风严谨、淳朴好客的优良美德,涌现了勤劳持家、孝贤传家等文明佳话。近年来,埠头乡党委、政府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建立“家庭积分银行”“评分定星”等制度,引导群众除陋习、扬新风,龙砂村文明实践站被评为省、市“五星级站”;持续开展“书香埠头、感恩埠头、美丽埠头”三大工程表彰活动,评选表彰崇德向善、崇学重教、勤劳孝老、文明卫生等模范人物代表660名,时代新风蔚然兴起,社会治理扎实有效,2022年埠头派出所被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垓上村复评保留“国家级文明村镇”,埠头乡及凤岗村等9个村获评“第十七届县级文明村镇”,枫林铭恩社区被评为全国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
4.物产丰饶,生态优美。全境森林覆盖率超过73%,空气清新,水资源充裕。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钨、萤石、瓷土、花岗岩等矿产资源10余种。埠头三分之二是丘陵,三分之一是河流冲积平原,境内旅游资源丰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朱华宝塔和羊山龙华古寺都是城郊旅游的好去处,创建了集农旅休闲、养生宜居、生态农业、竞技垂钓为一体的AAAA级乡村旅游景区——枫林田庄上。按照示范带动、抓弱促强、整体提升“三步走”思路,大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高标准打造龙砂、垓上、玉口、埠头等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和美丽圩镇建设,建立“网格员+乡综合执法大队+第三方保洁公司”联动和每月现场考核评比机制,美丽乡村精美呈现。龙砂村2021年入选“江西省十大秀美乡村”,玉口村、龙砂村获评“2022年度省级森林乡村”。
5.民生富足,后劲凸显。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埠头乡2021年获评“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023年获评“全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2021年1月枫林村被确定为“全国脱贫攻坚考察点”,2022年垓上村、枫林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2024年龙砂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埠头乡把抓产业促增收作为根本路径,立足富硒土壤资源禀赋,选准富硒芦笋首位产业,建成全县富硒芦笋产业发展核心区,埠头国康农业(富硒芦笋)获评全市唯一省级科技小院。同步发展苗木果业、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推进建设美园食品深加工项目、芦笋加工冷链物流园及专业批发市场,构建“产加销”农业产业链条,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稳定优质的绿色产品供给地、重要“菜篮子”。依托田庄上康养小镇、龙砂湾网红打卡地,发展休闲农园、研学拓展、田园康养、精品民宿等“农文旅”休闲农业新业态,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